当地

2018年高考理综

bowa 坐标: 2952 目录:/20/

  2018年实行新高考省份名单: 江苏 湖北 福建 辽宁 广东 重庆 河北 湖南 那么,家长和学生们要怎么应对已经或即将到来的新高考?
要怎么进行选科?
家长能做些什么?
学校又会存在哪些困难?
新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科和录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而是6科选三科,再配上语数外,简称“3+3模式”。 其实从新高考即将在全国大面积实行的消息出来之后,人们就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其中讨论最多的无非是怎么选科?
新高考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了考生,选科就有多达20种搭配,也是学生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点的就是关于英语,英语成绩不再是取决于高考,而是一年两次考试,取最好的成绩,大大降低了难度。 从录取的形式来看,高考成绩不再是大学招生的唯一考量,而是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新高考模式下到底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科目呢,随我们来分析下吧。何为3+[6选3]模式?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选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么什么是“3+【6选3】”呢?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选择的3门科目。

  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一、是在录取模式上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二、是在考试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三、是在考试时间上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四、是在外语考试上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五、是在计分方式上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 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大学规划从高一就开始了?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大事表: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


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
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是怎么回事?
“从2018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所有高中生都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指出学业水平考试采取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的14个科目,全部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1. 合格性考试 其中,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门学科实行书面考试,满分100分; 同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通用技术进行实验实作考查; 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3门实行素质测试。 考试时间: 高一下学期: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高二上学期: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

高二下学期: 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 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不合格可以补考。合格性考试就相当于以前的会考,要注意的是,只有通过了合格性考试,才能报考等级性考试,也就是说,合格性考试是参加高考的第一道门槛!


2. 等级性考试 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共6门学科,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上述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新高考采用3+(6选3)模式,而这个“6选3”就是等级性考试。

考试时间: 全国统一高考之后 (考完语数外接着就考选科的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果: 将卷面分按照一定的原则转化为等级制评分,分为A、B、C、D、E 五个等级。20种选考方式,如何选科?
“3+[6选3]”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每种组合可报专业的比例如下图:

2018年高考理综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浙江、上海来看,物理不仅占高校选课要求率最高,在选择物理科目后其可报考专业率也为所有科目中最高,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且发挥不错的考生。 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作了解,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考!

物 理

2018年高考理综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 学

2018年高考理综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 物

2018年高考理综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政 治

2018年高考理综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 史

2018年高考理综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地 理

2018年高考理综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普适性的建议 20种组合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家长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如下选择方案: 1. 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新高考下,这传统的三门文科组合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6选3之后,许多学校的专业对于学生的选课有一定要求,有3门要求(三选一),2门要求(二选一)和1门要求(规定必考)三种。 其中,1门要求最为严格,因为他规定的这门你必须学,必须考,否则就不能进这个专业。 2. 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很多老师认为竞争度最大的一种组合,无论对于优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翻车的情况。


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