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Mackenzie 坐标: 4051 目录:/20/

2017年3月,国务院转发人社部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社部规〔2017〕4号),明确了4项支持政策。政策原文:


一、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 事业单位选派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是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合作期满,应返回原单位,事业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业绩突出人员在岗位竞聘时予以倾斜;所从事工作确未结束的,三方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协议。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协商一致,自愿流动到企业工作的,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变更聘用合同,约定岗位职责和考核、工资待遇等管理办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应当约定工作期限、报酬、奖励等权利义务,以及依据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形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以及成果转让、开发收益等进行权益分配等内容。


二、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 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或者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在职创办企业,是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利用时间,挖掘创新潜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兼职单位的工作业绩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自愿流动到兼职单位工作,或者在职创办企业期间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应该同时保证履行本单位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单位应当将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和在职创办企业情况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事业单位应当与专业技术人员约定兼职期限、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创业项目涉及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企业可以订立协议,明确权益分配等内容。


三、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新创业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简称离岗创业),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人才流动性,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科技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期间依法继续在原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工资、医疗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门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结合实际确定,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创业企业或所工作企业应当依法为离岗创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离岗创业人员发生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离岗创业期间非因工死亡的,执行人事关系所在事业单位抚恤金和丧葬费规定。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执行原单位职称评审、培训、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创业业绩突出,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不占原单位考核优秀比例。离岗创业期间违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相关规定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处理。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事业单位对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空出的岗位,确因工作需要,经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同意,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用于聘用急需人才。离岗创业人员返回的,如无相应岗位空缺,可暂时突破岗位总量聘用,并逐步消化。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本人提出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原单位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提出提前返回的,可以提前返回原单位。离岗创业期满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返回的,原单位应当与其解除聘用合同,终止人事关系,办理相关手续。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对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按规定享受国家创业有关扶持政策。事业单位与离岗创业人员应当订立离岗协议,约定离岗事项、离岗期限、基本待遇、保密、成果归属等内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相应变更聘用合同。离岗创业项目涉及原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离岗创业人员、相关企业可以订立协议,明确收益分配等内容。

四、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 在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是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事业单位可根据创新工作需要设置开展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岗位(简称“创新岗位”),并按规定调整岗位设置方案。通过调整岗位设置难以满足创新工作需求的,可按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创新岗位人选可以通过内部竞聘上岗或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产生,任职条件要求具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符的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能力和水平。事业单位根据创新工作实际,可探索在创新岗位实行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便于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开展创新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应当向在创新岗位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创新岗位工作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取得的技术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成果,应当作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应当与创新岗位工作人员订立或者变更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内容应当符合创新工作实际,明确合同期限、岗位职责要求、岗位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合同变更、终止和解除的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等条款,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约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条款。

事业单位可以设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外高水平创新人才兼职。事业单位设置流动岗位,可按规定申请调整工资总额,用于发放流动岗位人员工作报酬。流动岗位人员通过公开招聘、人才项目引进等方式被事业单位正式聘用的,其在流动岗位工作业绩可以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应当与流动岗位人员订立协议,明确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要求、工作条件、工作报酬、保密、成果归属等内容。

扩展资料:北京市 规定离岗创业期限为3年。确因工作需要延长离岗创业期限的,可相应延长,但最长不超过5年。吉林省 批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离岗期限不超过3年。对已经具有离岗创业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再次批准其离岗创业,同时可根据所创业专业领域,享受申报第二职称评审政策。

黑龙江省 规定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于每年1月15日、7月15日前,将本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总体情况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四、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对流动岗位人员工作报酬,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从核拨的财政专户资金、科研项目经费等资金渠道自行解决,或按规定申请调整工资总额。江苏省 为保障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离岗创业人员数量原则上不能超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包括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不在此次意见规定范围内。

湖北省 在该意见给出的政策“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的基础上修改为“离岗期限由事业单位与离岗创新创业人员协商确定,最长不超过5年”。湖南省 规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只能申请1次离岗创业,离岗创业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广东省 规定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期限以3年为一期,最多不超过两期,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工龄连续计算,停发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工资待遇,但享有参加职称评审等权利。

辽宁省 将意见试用人员范围修改为“除高校、科研院所中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参与创新创业外,其他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符合创新创业要求的,也可纳入。广西 规定离岗创业次数不超过2次,每次期限不超过3年,但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离岗创业期限可延长至退休,保留人事关系,原单位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停发。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内蒙古 规定离岗创业期间,原单位继续发放基本工资(即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年度考核确定为合格以上档次的,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宁夏 规定离岗期间原单位保留其人事关系、编制,工作年限连续计算,发放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聘用合同暂停履行。

除以上省市地区外,安徽省、福建省、海南省、云南省、新疆等地也都响应转发了人社部关于事业单位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其实早在人社部下达意见之前,已经有省份出台相关文件,鼓励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离岗创业。社保待遇不变,期限3-6年不等。浙江省 省政府2016年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意见》25条要求,之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联合出台《浙江省鼓励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新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办法》),规定离岗创业创新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离岗创业创新协议可续签一次,累计离岗期限累计不超过6年。

四川省 2016年11月四川省发布“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要求离岗期限以3年为一期,最多不超过两期,每期须与所在单位签订离岗创新创业协议。陕西省 发布《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离岗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单位应停发专业技术人员在离岗期间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定、岗位等级晋升的权利。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2019事业单位离岗创业
推荐阅读